中国健康心理学
主办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国际刊号:1005-1252
国内刊号:11-5257/R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25875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淡化教育痕迹 培养健康心理

 中学生不仅处在长知识、长身体的阶段,而且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,这个阶段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,学生知识面更广,视野更开阔,自我意识更强,但不良心理(如防御、逆反、恐惧、沮丧等表现)也在加剧,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竣的挑战。尝试用“淡化教育痕迹,培养健康心理”,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。

  一、“淡化式”教育分析
  1.淡化教育痕迹。即隐蔽教育目的,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,讲究育人艺术和技巧,消除心理障碍,矫正不良心理,实现教育成本节约化、教育效果最大化。这种教育方式是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巧妙地运用无意注意。
  2.中学生身心特点。中学生正值青春期,生理、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自强意识、独立意识增强。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或要求过高等,他们对教师和父母的监护、教育常产生抵触情绪,造成不良心理。行为上表现为竭力摆脱对成人的依附和盲从,有时看问题片面、偏激,容易出现越轨行为。据此,生硬外露式的教育会事倍功半、收效甚微;而淡化式教育则符合中学生身心特征,易引起学生感情共鸣,克服不健康心态,达到提升强化教育效果的目的。
  3.淡化式教育本身的特点。首先发出刺激物,然后挖掘和利用无意注意潜能,使学生在“不知不觉”中接受教育,具有目的隐蔽、感受亲切、趣味性、情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,能避免和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,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、转化。
  二、具体做法
  淡化教育痕迹,培养学生健康心理,应从思想上施以爱,形式上追求新,方法上强调活。
  1.环境氛围的运用。
  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,包括校园环境、集体舆论、人际关系等,移转学生的兴奋点,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。如让学生自己组织家长会,满足学生独立的心理需要,教师“退居”二线当后勤和参谋,有利于消除学生自卑和沮丧的心理。在富有人情味的活动中,能够拉近家长和学生、师生、生生之间的距离,学生交友、接人待物能力得到培养,防御、逆反等心理可得以有效消除,回到正常状态。
  2.灵活方式的运用。
  要尽量避免在办公室和人多的地方批评学生,给学生留面子;表扬学生尽量在人多的公共场合,给学生足够的面子。如选择在操场、食堂或路口找学生谈话,话题尽量轻松愉快,拍拍学生的头,整整学生衣冠,通过肢体语言感染学生,清除不良心理,达到教育目的。
  3.小目标式的运用。
  应遵循小目标式的原则,逐步改变。不良心理非一日形成的,矫正不良心理短时间也难以奏效。多次小目标实现了,就是“积跬步而至千里,积小流而成江河”。对于有多方面不良心理问题的学生,先从容易的方面入手,再分若干个小阶段,确定若干个小目标,使每一个小目标学生都可以实现,学生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,在多次成功中建立良好的个性品质,优化人品素质,造就健康心理。
  4.“同体效应”的应用。
  即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态度,就必须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,保持“同体”的关系,缩短双方心理距离,消除对方戒心。比如说,个别学生因早恋受到家长尖锐的批评、教师严厉的指责,导致产生逆反心理。遇到这种情况,老师应与该生交朋友,向学生指出:一方面,早恋是正常人青春期一种美好而健康的情感,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;另一方面,从青少年的切身利益出发,分析早恋的危害性,找到克服的办法。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,拉进师生距离,学生把老师视为知己,会积极主动配合,虚心接受老师教育,从而消除逆反心理,表现会逐步渐入佳境。
  5.“门坎效应”的运用。
  此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他人一个微小的要求,为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,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,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。根据这一效应,教师只要注意隐蔽教育目的,运用“无压力屈从”的“登门坎”技术,就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。可以先交给平时表现不怎么突出的学生一项特别小的任务,并鼓励他能够完成好。这样,小任务完成后,会给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一个好印象,而学生为保持这样的良好形象,就必须找机会巩固和加深这个印象。于是老师可交给他更大的任务,让他去完成,他在克服不良心理的道路上将迈出更大的步伐。笔者亲眼见过这样一件事:班上有个学生经常迟到,老师找其谈话,该生内心非常恐惧,害怕老师通知家长,教育没有什么效果。后来,老师在一次上学的路上遇到了该生,就以商量的口吻对他说:“你记性很好,以后教室的钥匙由你来管,我相信你能干好这件事的。”由于教师只字未提该生迟到违反纪律的事,也就毫无强制性的约束因素,于是,该生愉快地接受了管理班上大门钥匙的任务。从此以后,他比其他同学来得都早,自然克服了迟到现象。这样一来,该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怕挨批评了,很快恢复了快乐心理,恢复了青少年特有的朝气。
  当然,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,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,本文只是做了一些浅显的探索,有不到之处希望得到指正!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中国健康心理学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中国健康心理学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